陈铭元遇僧与地府见闻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
陈铭元,字公辟,宋代明州人,曾中进士。皇祐三年春,他路过泗州,游览普照寺。寺里游人嘈杂,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僧却在树下静静诵经。奇怪的是,陈铭元竟看到经书上散发出耀眼光芒。他心中大惊,立刻跪拜。老僧指着经书对他说:“这是《金刚经》,江南李氏所捐赠。看你的面相,与你有缘,当由你来持诵。”陈铭元欣然接受。可回去再读时,那光芒已经消失不见。
第二年,他随父赴海陵,却突然病亡。家人悲痛欲绝,发现他身体仍有余温,便未下葬。三天后,他竟奇迹般复活,并向众人讲述在地府的经历。
他回忆,病亡时四个狰狞鬼卒拿着文书押他到一座衙门。门外站满持械鬼卒,里面传来拷问声。他正惶恐等待,忽见祥云降下,那正是普照寺遇到的老僧。鬼卒们齐声跪拜。老僧看着他,满是怜悯。随后,两位身穿紫衣的贵人迎出,老僧将陈铭元带入大堂,交给管簿籍的小吏接待。
细看之下,小吏竟是他早逝的叔父。叔父对他说:“我负责记录冤案,这差事清苦而辛劳。幸亏圣僧庇护,你将被赦免,还阳。但回去后要记得祭祀我,并烧掉几件我生前旧衣。”叔父还关切地打听家人情况,叮嘱他:“尘世冤案极多,神明最厌恶诬陷他人的行为,你千万不可作恶。”
展开剩余74%随后,叔父带他参观大殿下的两条长廊,里面囚禁着数百人和各种能言之兽。其中,他还见到生前爱诋毁造谣的表舅郑某,正被鬼吏抽打。
走出长廊,叔父送他到街市。街景与人间相似,只是天色阴沉,仿佛暴雨将至。他遇到两个生前显贵的熟人,此时却被鬼卒押解,形容狼狈,痛哭不已,毫无昔日威风。
走到一条小河边,叔父让他渡河。河水初时只没脚踝,走到中间却骤然深陷,他惊呼一声,便从梦魇中醒来。
自此,陈铭元常听到佛理之声,讲解“心即是佛”“尘世烦恼皆虚妄”,声如洪钟,却不见人影。数年后,他赴庐山,再无消息。
此事见于《墨庄漫录》。
---
懒堂女子
舒亶,字信道,号懒堂,宋代明州人,居所临湖,庭院宽敞,竹木环绕,宛如园林。他常在书室“懒堂”讲学,不许外人随便进入。
某年秋夜,明月高悬,舒亶对灯读书,忽有一素衣女子掀帘而入,神态妩媚。她施礼道:“我仰慕先生才华气度,愿来依附,哪怕片刻也好。”
舒亶问其身份。女子悲戚答道:“我姓邱,父亲客死湖北,与继母同住。继母性情凶狠,常常殴打,不许我嫁人。今日更持刀恐吓,我逃命至此,无处可归。若能收留,哪怕做婢女也心甘情愿。”
舒亶稍有犹豫,担心传出风声。女子却劝他:“先救眼前之急,其余以后再说。”舒亶被迷惑,便留她同住。
不久,女子唤来小丫鬟,备下酒食。席间她自称能作词,当场吟诵一首,描写二人相遇的情景,辞意婉转动人,令舒亶更加倾心。自此,两人厮守已月余。
家中仆人听见女子声音,以为主人私藏娼妓,担心牵连,暗报老夫人。舒母派幼子夜探。弟弟闯入,女子仓皇躲入院角的空轿。弟弟举灯搜寻,女子骤然跃出,逃入湖中。舒亶以为她必然溺亡,痛哭不已。不久,女子竟湿淋淋回到房中,自称落水处水浅,才幸免鱼腹。舒亶愈发怜惜。
又过一个月,舒亶身体消瘦,精神恍惚。家人请朱彦诚法师卜算。朱法师断言:“此乃水族妖物作祟,毒气已入脏腑,符咒难救,需我亲临。”
法师未至时,女子已哀叹:“我必死于朱法师之手!”翌晨,法师到来,命人备大锅,烧二十斤油,在湖边念咒。忽然水波翻涌,一只巨鳖破水而出,伏地如叩首。法师厉声喝令,它自行爬入油锅,惨死其中。众人惊惧,唯有舒亶哀呼:“可怜我的佳人!”
朱法师嘱咐,将鳖骨剖出晒干,研末配合人参、茯苓制成药丸,舒亶服下果然痊愈。然湖中仍传女子哭声:“大姐死得好惨!”显然湖底还有同类。
此故事见于《夷坚志》。书中点明,舒亶正是当年因弹劾苏轼而牵连乌台诗案的官员。作者洪迈或借此妖异之说,以讽刺贬抑舒亶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胜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